“家人们,快来看看这款纯手工掇绣床品,融合了宁夏的传统非遗技艺……”在固原市原州区思含掇绣非遗手工艺品加工生产车间的展台上,精巧的服饰、可爱的玩偶、实用美观的家居用品令人目不暇接,直播间热度持续攀升。截至目前,该公司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,订单已排至2026年。
非遗是宝贵的文化财富,也是百姓推开致富之门的重要动力源。放眼塞上广袤乡村,从绣娘作品走出大山,到泥塑变身文创产品,再到剪纸成为高铁伴手礼,许许多多独具匠心、精美绝伦的非遗手工艺品,不仅见证了一代代人的辛勤劳作,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,成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也成为新时代具有生命力的“活化石”。究其原因,在于这些非遗技艺能够融入现代生活,成为可触、可摸、可体验、可创造的生活印记,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。
当下,各地争先在非遗创新与融合上巧动心思,为非遗“文化+”打开了不同玩法。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,共有1379万网友在平台分享非遗体验,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328%。火热的场景告诉我们,释放非遗消费潜力大有可为。让玩法再多元一些、体验更生动一点,非遗风采必会璀璨夺目。(孙莉华)